锻造合格主审的三大要诀——参加某市列重大项目阶段性跟踪审计的一点体会
2023年在开展某市列重大项目阶段性跟踪审计时,我担任主审。回顾这次主审经历,从起草审计通知书、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撰写征求意见稿、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撰写代拟稿、提交法规审理、修改代拟稿、审计业务会汇报到最终出具审计报告等全流程,我对审计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以前只参与部分模块带来的那种管中窥豹式的迷茫感也逐渐在消失,这段“操心”的经历,也让我对如何当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一、深入钻研 勤于思考
在开展审计工作前,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收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出台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书面文件进行收集和了解,并查阅反映被审计单位日常管理及决策制定情况的资料,如工作总结、财务报表、批复文件及重大事项的会议纪要等,从而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模式,研判项目建设管理中的风险点,确定审计重点,为后续进一步审查打下坚实基础。
二、精益求精 严谨细致
不论是编制取证单,撰写报告还是整理档案,审计工作都必须做到严谨认真,依规依据。例如,审计取证单的编制要做到事实表述“六要素”齐全,引用法规要准确、有针对性,审计证据应具备合法性、适当性和充分性,足以支撑审计结论;审计报告上的每一个数据、每一句表述都应在取证上有相应的佐证,证据链条也应完整。
三、策略沟通 注重方法
在向被审计单位人员了解相关情况时,在访谈交流初期,提问的范围应该尽量扩大、适当宽泛,确保给访谈对象更大的发挥空间,以便从中捕捉到事先没有关注到或者意料之外的信息;对于发现的疑点,要深入挖掘,刨根问底,运用发散性思维从不同维度引导访谈对象,而对于某些重点情况,要多角度出发向不同对象反复确认,以确保获得的信息准确无误。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