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审计要闻

兰州市审计局锚定“六个聚焦” 做到“六个坚持” 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兰州市审计局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始终坚持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落实1139工作部署,深入思考研究谋划事关兰州未来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系列重大问题,积极主动作为,履行审计职责,着力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兰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一、锚定“六个聚焦”,找准审计服务中心大局突破点

一是聚焦政策落实加强审计。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把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作为重中之重,聚焦全市工作大局、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举措、重大项目等落实情况,高质效实施重点审计项目,对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未结决算情况、全市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和“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纲举目张扭住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确保强省会行动落地见效。

二是聚焦财政资金加强审计。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对市本级及所属各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等开展审计,全面反映财政资源状况,推动盘活各类存量资金,促进提高国有资产和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深化财政管理审计,对政府投资项目未结决算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保障把钱用在“刀刃”上。深化重大工程投资审计,及时跟进重大建设项目,加强对重大建设项目成本控制、资金管理、工程质量等方面的监督,助力“挤水分”、提效益。

三是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审计。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主动识别、精准识别影响安全发展的重大风险隐患,围绕金融安全,对兰州银行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为推进金融机构强化管理、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审计支撑。组建专责组,对市级土地出让金、人防易地建设费欠缴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形成《审计专报》,全面系统的摸清了底数,揭示了风险隐患。聚焦防范化解投融资风险,开展市属国资国企稳健发展防范风险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推动国资国企规范管理、稳健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是聚焦黄河战略实施加强审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的新发展阶段,围绕推进绿色转型发展,重点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甘肃片区生态建设等情况的落实,促进《黄河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落实。围绕市域生态建设,重点关注污水综合治理、生态功能区建设、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等情况,促进全方位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五是聚焦民生保障加强审计。牢牢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主城四区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情况开展专项审计,揭示存在监管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紧盯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开展全市帮扶项目资产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城市供热情况、城区雨污水管道分流项目等审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盯住“一老一小”、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做好医疗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基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农村校舍安全保障等政策落实情况审计,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六是聚焦权力运行加强审计。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形成常态化有效震慑。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充分发挥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职能作用,加强各成员单位间的联络沟通和工作联动,开展市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出台《加强对全市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指导意见(试行)》,监督村级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二、做到“六个坚持”,把准审计监督作用发挥着力点

一是坚持贯通助审。推进纪巡审贯通协同,制定《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同机制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分工》,常态化与纪检监察、巡察部门开展重要事项会商、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线索移送、人员力量配合等贯通协同工作。加强与组织人事监督的贯通协同,发挥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职能作用,审议出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意见》,加强各成员单位间的联络沟通和工作联动。加强与统计监督的贯通协同,将入库纳统作为审计重点,在政府投资项目未结决算专项审计中揭示了实际投资超出计划投资项目纳统问题,提出审计建议,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增强监督合力。

二是坚持研究促审。坚持把研究型审计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大应用型研究的力度,突出对审计对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审计中心工作和重点审计领域的研究,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研究立项、谋划实施,沿着“资金—项目—政策—政治”分析提炼、提出建议,着力形成有力度、有高度、有深度的精品审计成果。坚持研以致用,积极研究行业系统的突出问题,科学规划“穿透式”审计项目,做到“审计一个领域,规范一个领域”。

三是坚持科技强审。坚持把科技化、信息化作为推动审计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的双引擎,向大数据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推广运用数字化审计方式,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坚持数据先行,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变审计人员“路上跑”为审计数据“线上跑”,变“现场找线索”为“带线索到现场”,将大数据贯穿项目审计全过程,实现市级所有预算单位电子数据审计全覆盖。

四是坚持质效兴审。实施审计项目全要素全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审计项目“周调度、旬研判、月报告”跟踪督促机制和“五级复核”审核制度,全口径加强组织、进度、质量、信息、纪律“五个管理”,全过程强化台账、现场、清单“三个调度”。紧扣审计计划“源头”,加强审前调研谋划;紧扣审计资源统筹,加强审中管理协调;强化审计现场管理,压实审计组组长责任,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全力提升审计质量。

五是坚持创新活审。积极探索审计成果运用机制,对多年来审计查出的共性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研判,编写了《审计查出共性问题风险防范提示清单》《经济责任重点事项告知清单》《经济责任风险提示清单》和《全过程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指南》“三清单一指南”,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促进被审计单位重视风险点,加大对重大管理漏洞、重大体制机制和制度性缺陷的监管防范力度,充分发挥审计“治己病、防未病”作用。

六是坚持整改固审。全力推进十四届省委第四轮巡视反馈审计问题整改,全面完成“双审”涉兰问题整改,将上级审计涉兰问题整改工作与全市审计整改“起底清零”专项行动一体推进,推动问题真整改、实整改、彻底改。出台《兰州市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分类及认定试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审计整改工作、推动标本兼治。自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市直部门党组履行党建主体责任述职内容以来,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更加完善,审计整改工作体制机制更加顺畅、成效更加明显。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