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审计要闻

以研究型审计助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参加市级法院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的一点体会

近期,由市审计局党政审计科牵头,开展了全省统一组织实施的法院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项目。本次审计主要是利用智慧审计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紧紧围绕司法活动,重点关注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及政策落实方面、诉讼费收缴管理、执行款物管理情况等方面,旨在摸清法院诉讼费、罚没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等非税收入规模,揭示法院系统在非税收入收缴,诉讼费退付结算,执行款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和典型性问题,切实推动法院系统非税收入规范管理。作为“新兵”,担任此次审计项目主审,要在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完成好本级审计组的任务,还要及时和省厅对接,并与县区8个审计组及时进行沟通,答疑解惑,掌握各审计组的进度,汇总全市审计报告,我内心颇感压力。面对挑战,我们是如何高质量完成此次任务?

我们坚持三个先行,做足审前准备。一是调研先行。由项目副组长、主审跟随省厅审计组赴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榆中县人民法院开展试审工作,以“数据收集—疑点分析—问题整理”为主线,全面了解法院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情况,把握工作重点,切实做实做细审前调研工作。二是学习先行。审计组全体人员重点围绕政策规定、业务流程等内容,从《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执行款物管理规定》等相关政策法规学习入手,再学习再消化,深刻理解审计工作方案目标要求,全面掌握法院非税收入涉及内容。同时,全组人员参加省审计厅统一组织的审前培训,学习专项审计调查工作方案、审计指引指南和审计分析思路,拓展了工作思路。三是数据先行。考虑到兰州市法院业务系统有别于其他市州业务系统的特殊性,计算机骨干人员、审计人员与市中院进行审前对接,研究系统操作流程及功能,摸清兰州市法院业务系统使用情况,进行功能对接确认。提前加入省厅审前调研工作组数据分析团队,配合完成全市业务数据采集汇总、疑点数据筛选等工作,并在省厅疑点下发前提前介入开展数据分析工作。

我们精心组织实施,做好贯通协同。一是紧扣工作方案,明确审计重点。结合前期调查了解,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审计重点,梳理落实举措,将审计实施方案中的事项逐项分解,明确责任人和审计要求。同时,指导县区8个审计组同步推进审计工作。二是坚持上下联动,树立“一盘棋”理念。在审计过程中,与省厅、县区疑点共研、问题共答、成果共享。及时上报工作动态,随时随地向省本级审计组汇报和反馈现场发现的问题、工作难点和堵点。对审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思路方法等,及时总结并对接县区审计组,引导深查县区法院可能存在的类似共性问题,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并定期赴现场答疑解惑,形成了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的良好工作格局。

我们强化研究型审计,提升审计质效。一是省厅疑点下发后,及时对数据进行逐一核实,并邀请我局签约律师现场指导讲解,与办案法官面对面沟通了解诉讼费实际核算收缴及运作模式,分析症结所在,按照观察询问,关联追踪,查卷核算等方法客观得出核查结论。并把研究型审计贯穿项目全过程,把问题当课题研究,通过查阅资料、与人请教,找准问题原因,把建议当课题研究,研究提出可落实的审计建议。二是克服市中院数据体量大、任务重的压力,边审计边研究,探索创新方式方法,抓住查阅案卷的关键点,设计核查案件表格并在实践中及时调整,按案件类型分门别类、按案件标的额大小排序,抽取30%以上的案件量核对诉讼费并填写核查表格,以点带面总结规律。

我们把控项目质量,防范审计风险。一是查缺补漏,集中开展“回头看”。对照方案确定的5类审计重点全面盘查,秉持审深、审透、审细、审严的工作理念,确保做到法院相关非税收入管理情况应审尽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二是跟踪审核,实现全过程管控。审计组组长做好项目质量现场审核把关,对审计资料进行跟踪检查,关注问题表述是否恰当、证据链是否完整,并适时召开审计项目小组会,实现审计质量问题零存在。

首次担任主审,对我而言无疑是一场充满荆棘的挑战。幸运的是,审计组的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并肩作战,我们顺利完成了现场审计工作,并且取得了成果。这段主审的经历,让我收获了许多经验:一是提升思考能力。主动思考、谋划全局,立足经济监督的审计定位,把握审计总体方向,紧扣工作方案和目标要求。做好深入细致的审前调查工作,全面摸清审计对象的总体情况和特点,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加强自身建设。要不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专题研究学习,业务上加强对法律、大数据等信息化、专业化方面的专业培训。同时在审计过程中,坚持以研促审,在“干中学、在学中练”,把自身打造为适应高效的经济监督体系的审计人员。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